健腦訊息

學好這種語言,讓你越變越聰明

大多數的人知道中文是全世界最難的語言之一,但你可能不知道,使用不同的語言,對人腦部運作會產生不一樣的影響力,詳見下列科學研究:

 


 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研究:說中文 大腦運作更活躍

根據美國國家科學院最新研究指出,母語種類會影響腦神經傳導、連結的方式,而間接影響學習語言的敏銳度。實驗顯示,中文使用者的腦神經傳導更複雜,這在雙語養成的重要元素。

在嬰幼兒時期,即使腦部功能尚未發育完全,但控制語言的渥尼克區(Wernicke’s area,又稱聽覺聯合區)和布洛克區(Broca's area,又稱運動前區)已開始作用。它們分別負責儲存、解釋傳入語言、文字記憶、文法規則使用,以及協調說話時所需的肌肉,將知覺感受轉化為運動形式,進而產生語言的內容。當代的語言學理論又將神經科學與腦區域的交互作用,視為語言產生的重要基礎。

6到10個月的幼兒已經發展出能夠感知基本聲音的能力,但不同語言的發展模式又有所異同。就以中文而言,由於中文屬於「聲調語言」,依聲調的改變表達出不同語意,相較於英文的「非聲調語言」,聲調的改變只能表達出不同語氣與情緒,但並不會改變字詞意義。

澳洲學術新聞網站「對話」報導,北京大學的研究團隊透過這一線索發現中、英文使用者腦部運作的不同。實驗團隊找來年齡、性別、慣用手皆相近的中英文使用者各30位。透過讓他們聆聽演講的過程,發現英語使用者腦部的渥尼克區和布洛克區有密集的神經傳導、連結,這是因為英語使用者較仰賴音韻來獲得資訊,而非聲調。

在聽講時,中文使用者所使用的強烈腦神經連結則主要位於右腦的顳前上回,該區域為腦部重要的語言中心,而此一現象可解讀為中文使用者,或者聲調語言使用者在統合聲音和語意的能力較非聲調語言(此例為英語)使用者來得強。

另一個不同之處在於,實驗中的中文使用者在聽講時,其右腦有強烈且活躍的神經傳導,這可能顯示中文使用者的左右腦語言網絡可獨立作用。換言之,在不論文化與經濟背景的情況下,對中文使用者來說,要養成雙語使用的習慣比英語使用者更具優勢。

 

 

(摘錄台灣醒報-2015年03月03日)

 

 

=============

**想看ESI教學相關影片,

(用電腦閱讀者),請見:

(用手機閱讀者),請見:

 

 

=============

**想了解更多ESI課程:英文單字文法快速記憶/快速記憶法/心智圖法/全腦式速讀/考試高手特訓/曼陀羅思考法/魅力演說與簡報/中小學天才冬夏令營等

(用電腦閱讀者)請見

(用手機閱讀者)請見

 

 

=============

***「天才夏令營TM」、「天才冬令營TM」與五天課程大綱為ESI廣翰思惟針對中小學所設計的學習方法學課程,目前僅提供台北救國團、台中救國團、高雄學苑做為共同招生使用,並無授權其他個人或是組織使用。

***「學習高手TM」、「考試高手TM」完全無授權給任何個人或是組織使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