健腦訊息

升學趨勢你跟對了嗎?

 
台灣教育年年有變革,大學入學方式也愈來愈多元,面對升學趨勢,就讀高一、高二的準大學生們,應該做好哪些準備?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 

進第一志願!就這樣準備


趨勢1
申請入學逐年提高,指考剩三成

   

  分析過去十年學生的成績表現,發現大學成績表現最佳的是繁星申請的學生,平均排名占前41.7%;其次是個人申請,前46.2%;指考入學則在54.4%。

    指考志願是由高分科系往下排,學生缺乏內在動機,就會反映在學習行為上,「我們有足夠的證據證明我們在做對的事,所以勢必要減少指考入學學生。」

     指考名額逐年降低,是不會逆轉的趨勢。從1990年代實行至今,許多學校發現,學生主動申請科系,參考學生的高中成績、比賽表現、對系上的認同感,很有鑑別度。對照依成績填志願的指考,更能找到適合的人才,學生也能更早發覺自已的性向,提早準備。


趨勢2
書審資料電子化,或以筆試取代

     申請入學剛實施時,許多學生會花大錢彩色影印報名資料及作品,估計申請一個科系就要花1000元準備,六個科系就要6000元;也有家長為豐富履歷,讓孩子補習十八般才藝,使得多元入學一度被戲稱為「多錢入學」,對弱勢學生不利。

對此,教育部要求自去年起,書審資料全面電子化。除了設計、美術等特殊科系,學生不必再花錢製作精美實體資料,只要上傳資料即可;包括台大生命科學、藥學、土木工程、機械工程、化學工程等科系,也已取消書審,改以指定項目筆試取代。

     美國入學書審資料多是制式表格,並不複雜;大部分科系也不會面試,一切從簡。因為美國大學對申請入學已累積多年經驗,史丹佛大學甚至設有招生專門辦公室,能從基本準則判斷學生的程度,這正是台灣的大學極需建立的know-how


趨勢3
選才更多元,求學歷程受重視

     多元入學實施至今,一般人常有的迷思是「聯考最公平」「筆試才能使弱勢學生翻身」。

     「但紙筆測驗看不到學生背景,只看到分數,有資源的人也很容易透過補習來塑造分數,」。

    有三個學生,分別來自名校,家庭背景好;一個成績稍差,來自小康家庭;一個成績中等,來自低收入家庭,「只有在多元入學,學校才能同時看到這三種學生。但大學要先錄取誰?如果還是挑成績最好的,多元入學就沒意義了。」

 因此,要打破分數至上的成見,關鍵就在大學如何選才。

         透過教育促使階級流動,是大學的社會責任


趨勢4
獨立測驗增,指考採計科目降

     今年的準大學生是首屆學測加考英聽的學生,約有一成校系將英聽列為繁星、個人申請及指考的門檻;但也有學校明言不看英聽成績。

     將英聽獨立考試,是為了回應各界對語言能力的要求。兩、三年後,國文作文等非選擇題的部分,也可能以同樣模式獨立考試,讓學生有充足時間作答。而為了減輕學生壓力,明年指考採計科目將從六科降至五科,採計科目最多的醫學系,多已表明不採計國文科成績,或以提高學測門檻取代。

(摘錄特刊2015大學入學指南)

 

=============

**想看ESI教學相關影片,

(用電腦閱讀者),請見:

(用手機閱讀者),請見:

 

=============

**想了解更多ESI課程:英文單字文法快速記憶/快速記憶法/心智圖法/全腦式速讀/考試高手特訓/曼陀羅思考法/魅力演說與簡報/中小學天才冬夏令營等

(用電腦閱讀者)請見

(用手機閱讀者)請見

 

=============

***「天才夏令營TM」、「天才冬令營TM」與五天課程大綱為ESI廣翰思惟針對中小學所設計的學習方法學課程,目前僅提供台北救國團、台中救國團、高雄學苑做為共同招生使用,並無授權其他個人或是組織使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