健腦訊息

家長常過度保護過動兒,若及早治療可避免學習障礙

家長常過度保護過動兒,若及早治療可避免學習障礙

 

過動兒家長時常因害怕孩子受到傷害,出現過度保護的情形,在無形之中也讓孩子備感壓力。只要能即早發現,即早治療,就可讓孩子避免衍生學習障礙、對立反抗等狀況。

 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教養過動兒 別諱疾忌醫

 

家有過動兒,求診最重要。罹患注意力不足過動症(ADHD)孩子是學校的頭號問題學生,但家人沒有接受醫師的建議,認為自行管教即可,搞得全家心力交瘁,醫師建議,家中若有這類症狀的孩子,一定要即刻就診,尋求專業協助。

 

根據統計,全台有8%的學齡中孩子有過動傾向,孩子若在課堂上注意力不集中,易與同儕發生衝突等狀況,極有可能是過動兒,家長要盡快帶孩子就醫,只要能在國小三年級前給予治療協助,就可避免衍生學習障礙、對立反抗等狀況。

 

目前研究已證實ADHD是一種生理疾病,可靠藥物、行為認知治療、或藥物合併行為治療改善孩子症狀。

 

家有過動兒的家長可分為拒絕接受的「寄居蟹」、追隨另類療法的「章魚」、嚴格管教的「鯊魚」及貼身照護的「海馬」等4大類型。無論哪種方法,家長若發現無效管教,就應尋求醫師協助,避免錯失治療黃金期。

 

曾一對妯娌的孩子先後患有過動症,嫂嫂一開始認為孩子過動症程度不嚴重,拒絕醫師和老師的建議,決定自行管教,歷經過度保護、嚴厲管教打罵等方式,結果外界的異樣眼光、指責蜂擁而至,讓她身心備受煎熬,直到孩子讀小三,決心接受藥物合併團體行為的治療,狀況才好轉。

 

當第二個孩子也出現過動症症狀時,嫂嫂就以自身經驗分享,這個小朋友一年級就透過治療介入,才沒有讓症狀複雜化。

治療過程中,家長可讓孩子一起討論,針對不同問題及需求,為孩子打造出「專屬的治療方式」。(摘錄中時電子報-2014年05月30日)